前言: 去往余杭百丈的路上,我们行驶在被层次感的竹海铺满两旁的高速公路上,翠竹的幽幽香气清新来袭,阵阵竹香,沁人心脾。我想着,这真是一个适宜生活、松弛身心的好地方!双枪企业董事长郑承烈先生就住在此!先前只知道,平日里走进商超挑选牙签时,“双枪”是家里用惯了的老牌子,每一小根,质地好,手感好,色泽好,味道也清新!今天竟以一个忠实fans的身份走进了这片孕育它的竹乡,感叹眼见为实!双枪企业以竹木工艺筷、砧板、牙签,以及竹制家居用品为产业发展,小产业做出大产值着实是不易的。

在台湾考察的这几天,就听郑总说起过他在百丈的办公厂区,选址、规格都是按照四星级休闲度假村的标准设计、建造,当时觉得有点难以想象具体。来采访的这天,正好是梅雨过后的艳阳天,蓝天白云映透下,双枪厂区显得更加好看:四面环山,山上是茂盛的竹林,四季各有美景,分不清是置身山林亦或竹海;四周绕水,厂区内设置的大区域注水区,厂区外天然的多支流溪水域,工作内外,欣赏水池的倒影,听着解乏的溪声。这样的设计浑然体现着环保、健康,却又不乏艺术的美感!与喧闹的城市相比,这里如同世外桃源,厂区却没有一点作业的嘈杂声,倒有难得的修身养性和清净!
感慨有幸能够与郑总共赴台湾进行8天的考察,相处交流间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对于企业管理与人生哲学的领悟。还记得那日离别宴上,郑总的一首现场赋诗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接待我们这天,也是回大陆后的第一次相聚,郑总领我们去他的办公室,一片白净简约的装饰风格:房间通透明朗、纵横开阔,格局呈现空间感、层次感,柔软素雅的地毯铺满内外主辅两个办公间,墙面竟是珍藏着双枪多年奖杯荣誉的暗柜设计,主办间内环两根筷子造型的圆柱造型别致,一个简易吧台后是一间微型家庭影院的空间设计,这里的每一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独见主人平日里的个性和作风,是私人生活区更胜办公室!房间唯一装点的是几件与郑总随缘得来的心仪收藏品,其中一件便是苏东坡摸样的天然根雕,郑总兴奋地向我们一一介绍,每一件,都是一个故事,所以,他的房间,充满了故事,而他的每天,也总在编写新的故事!可以感觉得到,郑总的理念提倡和他的实践相一致,是个注重细节,又保持个性的企业家!

【台湾行:是严谨的商业考察,更是感性的结伴同行】
郑总和我们是用着同一种玻璃杯,几杯清水、一盘水果,伴着背后淡雅的音乐和窗外悠悠的溪声,这种彼此间的距离刚刚好···又见故人,我们都忍不住感性起来,于是,我们聊起了台湾行的一些故事。
主:您是一个很随性的人,这次去台湾有没有做一个计划,或者部署?
郑总: 我们去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对台湾的超市、百货商店进行考察,对每种商业形态都要去了解。我们考察了大润发、家乐福还有sogou,在此期间只要我们有间隙的时间都会去,尽量多地跑几个地方,包括中间还找了一个商贸公司进行深入交流。就在考察的最后一天,我趁登机前还有一段时间,把没有走过的几个地方又都走了一遍!
这次台湾行,我抱了两个目的:第一就是和同行的人有了解和接触,拓展自己的视野,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希望可以带来一些不同的资源;第二就是对整个台湾的商业环境,进行考察、了解。
虽然这个过程中,时间有限,大家的沟通也不是很多,但是彼此能在一个小的空间里待了这么久,是非常难得的缘分。对每个人的习性,(我)基本都能有所了解和判断,这对我们后期的深入交往都是非常有利的。此次台湾之行,让我觉得,和同行的团队间近距离接触,让我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从每个人身上,我都能看到很多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甚至能从大家的言行中得到很多启发!所以,回来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做逐一的沟通拜访,不是为了生意上的合作,而是为了多一些的分享和交流!
【发现即获得 细节中启发】
什么是收获?在郑承烈看来,收获就是关注此刻正在经历的生活,多看一眼,多想一些!在台湾的日子,那些常人眼里的普通事物在他这个“有心人”看来都是与众不同,功能设计、细节考虑、销售思路、包装设计等,这些,不仅是一种深刻的感悟,更是一股灵感的启发!
主:您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这次的台湾行考察,对您有什么深刻的启发吗?
郑总:此次台湾之行,对商业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也有收获。第一从产品角度,他的设计思路、细节处理、销售思路,都对我们产品研发的新思路有非常大的帮。比如我看到一个砧板,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挂着、平放着的不同,他这个砧板可以卸一块转个向,就可以把砧板立起来,这样的设计在使用完之后晾起来就特别方便!类似的创意我们以前也有,但我们当时考虑的是四个点,实际效果不够稳定。而他们是设置了边上3个点,比我们稳定,造型上也是更加的漂亮。我回来和我们设计师说,如果你能设计出来,在我看来,这砧板在我心中的价值就已经是一百万了!
另外一个,我们现在的产品都是分开销售比较多,我在台湾看到,一个铲子和一双30公分长夹面用的筷子放在同一个包装中,又用塑料袋的压痕进行空间区分,弥补了各自单独销售的单薄,但同时他们又是同一种功能属性的用品,我觉得这种组合式销售的思路很不错,都是细节上的思考!我们公司现在的零售,一年达到十个亿,只要稍微在某一产品或者销售思路上进行改进,就可能带来上百万、上千万的效益,细节是有时是非常了不得的!
我去看那边的筷子牙签,确实没有我们做的好,但东西的创意却是非常好的,很能够抓住市场的商机。那边有卖一种茶盘,也给我很大的启发,一块竹砧板卖90元别人都觉得很贵,但只要在上面做激光雕刻,我卖别人300元都能够接受,这就是细节上的差别!
第二个观察包装也给我启发,所以我到故宫博物馆去参观,买了些不同包装的小物品,有一个砧板是用PH盒装的,我想到了我们市面上包装千篇一律的牙签,如果也尝试用PH盒装,应该会很透明很好看。重复使用也很方便!
【一口茶喝出的商机:灵感,只需随遇而安】
在台湾的这几日,正好遇上严重的台风和豪雨,这让原定在阿里山的游玩行程也因为天气导致的封山而作罢。可是对于郑总他们来说,兴致却并没有因此被打发,不能游玩便随遇而安,在阿里山喝茶,人来人往的游客采购集散地却触发了他一个绝妙的商业灵感:建立筷子博物馆,设置旅游接待商圈,可行,就这么定了!
主:在台湾的这几天,因为天气原因很多原定计划都改变了,您觉得会不会有什么遗憾?
郑总:不会遗憾,我觉得凡事都要随遇而安,反而能得到意外收获!那天在阿里山那边喝了茶,他们的茶和我们的不能比,但确实有着巨大的商机!因为游客来的都是老总,坐下喝茶他们就开始推销,游客呢,明知是推销却还是一箱箱地买了!我们去参观那边的钻石商店,其实台湾不产钻石,但结果也还是有人买。因为有人流量在,只要你游客过来、坐下、听我销售卖的人说,就会忍不住会买!
我们在庆元收购了一个做竹炭的企业,其实我收购这个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他的一个茶叶品牌,这个茶叶叫银屏茶,我们那里有一个银屏山,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山上的古茶树都很大,要加个梯子上去猜,这个茶叶永远不用施药,因为银屏山有个银矿,所以茶叶都不长虫,我想将这个茶的商机开发出来,并不是为了卖多少钱,我的定位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在这里建成一个筷子的博物馆,变成一个大型的旅游接待中心。来庆元的游客上千万,这也是去上海和杭州的必经之路,游客到这里进行参观和购物,是一个非常好的线路,在这里,可以了解各种茶,免费品尝各种茶,并且当礼物送给大家,建立银屏茶的口碑效应,慢慢喜欢上我们的茶。
另外,台湾的小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吃的东西不用多少钱,却可以很丰富很开心!这也坚定了我想在旅游接待中心建立特色餐饮一条街的想法,把各种美食聚集起来,每个店各有特色,也不产生同业竞争!
【有心人的旅程:生活工作两不误】
听郑总说着,一点也没有在采访的意思,正如谈话开始前他说的,“今天我们是重逢相聚,只是老朋友间的一些随意交流”,听着听着,真的让我有一种重游台湾,把这条路线又走了一遍的感觉,一景一物,这人这情,只是,又多了一些细节处的留意和有心人的心思!
主: 郑总在生活中是没有停止过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元素被融合进去,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您没有在工作,我最羡慕的就是这种生活工作两不误的状态。
郑总: 我觉得这次去台湾,从产品、包装、卖茶叶的商机,特色餐饮都很让我受启发,包括建筑物内部的装修都可以学到很多,他们的建筑物,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但是一些细节处理上非常好。我们去参观台湾生态文化村,里面洗手间的淋浴房、座便器都有扶手,我父亲75岁了,所以我在装修上就把这些概念都融进去了,还有电铃,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可以按电铃,这些在不经意中学到的东西,现在我已经都运用到了!
那边大卖场做的没我们好,但他们的便利店模式就做得比非常好,他们的便利店就有一万多家,你在闹市区和偏僻的地方都能找到,除了提供商品、早餐外还有供查阅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买各种票的功能,还能邮寄物品,有自己的物流体系,方便客人的服务,节省客人的时间,而且还非常实惠便宜,是便利店的社区化!他们经营模式也非常地有趣,你要开店,在我这里登记一个号码,店址装修、员工提供都他们给你做,还会给你一个基本的回报,这种加盟是保底的,你做的好不好、到不到位都不会影响品牌,这就给一些新开门店更多缓冲适应的机会,也不会影响他们自己品牌形象的建立!
这次,我们找了两家商贸公司进行接触,也找了外贸企业进行交流,沟通过程中他们对我们的礼品兴趣比较大。接下来也会把我们的产品打入台湾市场,我们对这块信心很大。因为他们筷子牙签做的比我们差多了。我们可以通过已经在合作的家乐福、大润发联系台湾那边的家乐福、大润发进行沟通,商超销售模式可以通过他们进行复制。所以做一个总结,此次台湾之行,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商海诗人郑承烈:随性,又有个性】
如今的郑承烈功成名就,是双枪竹木的董事长,又是浙江大学求是强鹰俱乐部的主席,是征战商场多年后沉淀了一身经验见解的学者,更是隐匿世外桃源、修身养性的一名诗人。他曾受2010哈佛大学承办的首届商业伦理大会邀请,成为中国区企业界受邀演讲嘉宾中的五分之一,成为2011年第九届中国制造业大会受邀演讲嘉宾之一,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八大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十大文化新浙商。诸多的荣誉邀请如水滴效应般,层层荡漾开来,但这些,在郑承烈看来只是对他企业和员工的感叹号,对于自己,则更多的是省略号和逗号,前面还有更长、更远的路要走!懒人管理、无为而治是他对企业管理的目标,坚持着身心健康、自由自在的处世原则。郑承烈觉得,经营企业,也是一种修行!
主: 跟您在台湾相处的这段时间,还有今天在双枪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我觉得真的企业文化就是个人的一个外化。我很认同郑总的说法,有些东西该坚持自己的就要坚持,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郑总:我一直是一个非常随性、随意的一个人,但这并不代表我这个人工作不严谨,工作17年以来,我上班从不迟到,工作上的时间原则,从来都是和员工们一样遵守。我穿跟员工一样的服装,一样吃食堂,一样住宿舍楼,我说的随意就是,希望和朋友在一起,保持自然,生活状态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做些什么。办企业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个性,企业的大小、赚钱的多少,都不足以让我得意,而最高兴的,就是我能够保持真我的自己,保持这份个性、能够保持属于我自己的份童真,我认为这些才是让我感到骄傲的。
我真的希望企业越来越好,但我个人,我希望知名度不要太高。我一直追求实大于名,所以我从不将自己公司的荣誉刻意去放大,我们也从来没有在资料上去刻意体现。但往往很多人名大于实,孔子说了,实际上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你,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担心自己的才能不够。我觉得每个时刻都要快乐,今天相处,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就像大家在台湾相处的一星期,并不是非常多,但给我的收获却很大,除了对台湾的历史地理、还有人文、商业环境、以及民众的素质,更多的是一些感性的了解。
【慧读哲学经:做好眼前过好生活】
驰骋商场,郑承烈从不为任何原因抽烟,不为任何应酬酗酒,在他管理下的企业,也从没有“应酬”二字。他喜欢辩证,喜欢将常人的思维换个角度去思考,他觉得,人要过好眼前,要抓住生活的品质,需要保持健康: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态!如果说经商的人读的都是商经,那郑承烈绝对是那堆人中慧读哲学的那个!

主:您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很浮躁,企业浮躁,社会也浮躁,总好像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您觉得,什么是更重要的呢?
郑总:有次有人和我说,我赚了一千万我就很快乐,我说你应该倒过来,赚了一千万你未必会快乐,反过来就是说,如果你快乐了,就有可能赚到一千万,因为你快乐了,你做什么事情都很投入。和别人交往,没有刻意的功利,就容易和别人去交往合作。所以像我们企业,一直延续这种文化,如何把这个企业做到精,而不是把这个企业做到大,大就顺其自然,该大就大,该小就小,这个企业一定要做到可控,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我说我们人的一生,就像是在玩空中的抛接球,手中有五个球,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工作,一个是勇气,一个是精神,再一个就是家庭,所有这些球都是玻璃做的,只有工作这个球是个橡皮球,其他四个球,任意一个如果掉了,就会摔得破碎、坑洼。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但是我们用工作,作为借口和理由,其他什么都要靠边站,是不对的。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有多么不容易,包括在台湾,那次吃饭,临走的时候,为了产生点小记忆,我抢着说了几句话,我愿意在任何场合融入大家里面,和别人没有任何的差异,这才是我追求的人生。就像我们读一首诗,鹊桥仙里面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每年虽然只有一次相会,但是我相信这一次相会他们是非常专心的。我一直认为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能照顾人的也很少,只有把眼前事情做好,把眼前的照顾好就可以了!
后记:
再一次见郑总,和他交流,你会觉得依然保持着第一次相见时的新鲜和满足!临行离开,郑总送我们一套他自己写的书,是《语路》四部曲:《感悟人生》《智慧人生》《行走天下》《诚语天下》,我们才知道,他还经营着一个自己的个人网站,正如他为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一样:心中有爱、目中无人(目中无差别之人)。我想,就是因为这样地爱着这周围的一切,才能受得起人生百般修行后赐予的胸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