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 商贸资讯
 
海盐“协和薄钢”穿越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4日 13:25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总投资35亿元、规划年产200万吨薄钢板的协和薄钢项目,是海盐至今引进落户的最大项目。该项目去年3月28日开工,今年2月28日即正式投产。在日前举行的2012年海盐县工业大会上,浙江协和集团副总裁、协和集团海盐薄钢项目负责人张姗姗上台致谢:“海盐证明了我们当初的选择没错,我们也一定不会让海盐失望。”

  来到坐落在海盐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的协和首信薄钢项目现场,只见1488米长的厂房内,冷轧、镀锌、彩喷等设备流水线已在忙碌作业;高等级的食堂、员工宿舍等附属生活设施已经建成。眼前的这一切让人很难相信,10多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

  “海盐工业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嘉兴末位,我们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如此表达海盐人对发展的紧迫感:“对于符合海盐经济发展定位的好项目,我们要洽谈快、落地快、投产快。”

  2011年1月6日,海盐经济开发区第一次接待了协和集团的实地考察。1月18日,双方正式签约。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峰回忆,1月10日至12日那几天,他们都是晚上赶到杭州与协和集团负责人洽谈,白天带着最新进展回到海盐,向县领导汇报,并组织部门商讨。在日以继夜的来回奔波中,土地、水、电、路、港口等项目关键问题都有了具体解决方案,赢得了“协和”信任。

  “当时希望我们这个项目前去落户的地方很多,是海盐人的真诚和立决立行的作风让我们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张姗姗说。

  为尽快实现投产,开发区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推进小组,从工商登记开始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企业只管厂房、设备这些围墙里的事,围墙外的事情,全部交给我们。”陈峰说。

  这中间,特别令“协和”感动的是,当地政府不是坐等企业一项项地去提要求,而是替企业考虑在前、服务在前,把困难解决在前头。“让服务进度跑在项目进度的前面,是我们服务企业的一个理念、一个机制。”海盐县副县长孙雄伟说。

  项目审批需要走数十个环节,各程序时间长短不一,工作小组就为协和薄钢项目统筹安排、量身定制出一套最省时的报批方案。各部门主动介入,提前服务。上一个环节还在走程序,下个环节该准备的材料已经帮企业准备好,上一个环节一通过,立刻进入下一程序,一些程序并联进行。“如果按部就班地从一个个部门走下来,这个项目投产至少需要两年。” 孙雄伟说。

  如今,厂房如期建成,生产线陆续开工。在钢铁业大行情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协和薄钢的销售风景独好。最近,“协和”的一位中东客户本来还为是否下单而犹豫,在参观了海盐项目现场后,非常满意,当即下了万吨大单。

  编后:一个投资数十亿元的大项目,从首次考察到投产,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协和薄钢”成功落户海盐的生动故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招商引资的成效、影响项目建设的实际效果。发展环境也是生产力。

  海盐虽是一个经济小县,但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定位的好项目,创新服务理念和方式,千方百计抢时间、抢进度,这种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立决立行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企业排扰解难的扎实行动,正是克难攻坚、逆势而上,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重要保障。

 
<<上一页   下一页>>    
 
主办单位: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邮编:310006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1101、1102室 邮箱:smylhh@126.com
传真:0571-85069995 电话:0571-85062226 策划制作 合众软件
编号: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