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 商贸资讯
 
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新闻出炉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8日 10:37   信息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网站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商业全面开放七周年的日子。 同往年一样,当梳理中国商业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时,总会有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为记录这些反映行业跳动脉搏、折射行业发展历程的新闻事件,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国商报共同评出了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新闻。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放缓  扩大内需任务艰巨
      2011年,物价增幅持续走高抑制了居民消费。1-11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3486.1亿元,同比增长17.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11.4%,比上年同期降低近4个百分点,创下自2005年以来实际增速最低点。欧债危机的爆发、持续恶化以及国内地方政府负债的增加,导致我国出口、投资增速下滑,扩大内需任重道远。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二、国务院多举措扶持农产品流通   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力
      2011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加强金融支持,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12月22日,商务部等国家七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
      三、外资巨头身处“多事之秋”   接受中国市场考验
      2011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开通报了多地家乐福、沃尔玛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揽顾客高价结算”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8月24日,沃尔玛重庆多家门店销售假冒绿色猪肉事件被揭发;2月22日,百思买对外公布,关闭中国大陆地区9家门店。
      与此同时,外资巨头不约而同的换帅,以应对不利趋势,进一步接受中国考验。2011年3月,Tesco韩国区首席运营官施敦庭正式接替陶迩康成为中国区新任CEO。8月22日家乐福总部表示,家乐福任命家乐福国际发展市场执行董事ThierryGarnier担任中国区新总裁。9月麦德龙宣布,10月1日起,原万客隆波兰总裁何哲伟就任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10月17日,沃尔玛总部宣布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由于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思哲将暂时兼任该职。
      四、“十二五”规划支持发展大型流通企业   竞争力仍不足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2011年3月召开的中国商业联合会四届一次会长扩大会议上,中国商业联合会领导与大型流通企业负责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就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大型流通企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特别就我国流通业发展存在的现行财税政策不利于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流通企业税负重、大型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和统一纳税及利益返利政策不到位、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难、物流费用较高等体制、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取得广泛共识。另外,目前我国流通企业的规模普遍还不够大,竞争力不够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上海百联集团、大商集团,大体上相当于美国沃尔玛的1/20,在国际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规模。
      五、商业服务业纪念入世十年   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1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5年谈判和成为正式成员的10年历程,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十年是中国流通体制深化改革、逐步向世界接轨的十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多层次的供给体系已基本形成。入世之后,率先对外资全面开放的中国商业服务业也经历了与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10年。入世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4.17倍。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及所代管的近40个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纷纷举办纪念活动,总结十年来中国商业服务业所取得成绩和经验。特别是2011年12月18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指导、中国商报社主办的纪念中国商业服务业入世十周年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邀请了多名著名专家进行演讲,并在会上表彰了大商集团董事局主席牛钢等一批中国商务服务业入世10年来的突出人物和卓越企业,在行业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六、上海率先试点增值税改革  利好服务业
      2011年10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随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及上海试点相关政策规定。按照实施细则,国家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
      减税将直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值税试点改革后,交通运输成本降低,技术先进、资本密度高的航空和铁路、快递行业以及各类商业服务业都将成为此次税制改革的受益者。
      七、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    团购“乍暖还寒”  
      2011年,电子商务仍然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预计全年将达到6.8万亿元;网上零售交易额预计全年超过76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4.2%。
      与此同时,2010年极为火爆的团购网站在一年后遭遇严重挫折。预计到2011年末,中国5700多家团购网站中将有多达1500家关门大吉。而阿里巴巴诚信事件集中暴露网购环境中的最大“硬伤”。
      八、 食品安全存隐患   流通环节不可懈怠
      2011年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4月,媒体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将“染色馒头”运送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进行销售7月,味千拉面因被曝汤底由浓缩液兑制而引发的“骨汤门”事件;“豆浆门”、塑化剂、地沟油、血燕等食品安全事件更说明流通环节仍是食品安全隐患最终暴露的环节,也是消除安全隐患最重要的环节。
      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中国物流成本过高的现状并没有改观,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依然在大幅增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1年1至10月,全社会物流费用总计6.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8.7%。2011年,中国对物流业的扶持政策密集出笼,国务院先是于6月出台了“物流国八条”,决定从八个方面深化物流改革、优化扶持政策;继而于11月决定在物流行业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
    十、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 不得变相套现
      2011年11月底,商务部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规定,发卡企业应对购卡人购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时间、地点、卡号、金额等信息进行逐笔登记。此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不得用于或变相用于提取现金,不得具备除兑付商品、服务以及充值以外的功能。发卡企业不得协助持卡人以赎回等任何形式套现。
      此前,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后,央行曾发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多用途商业预付卡进行监管。
 
<<上一页   下一页>>    
 
主办单位: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邮编:310006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1101、1102室 邮箱:smylhh@126.com
传真:0571-85069995 电话:0571-85062226 策划制作 合众软件
编号: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