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要闻集锦
 
国家科技奖浙江获28项,他们有啥神通?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12:00   
 

        8日上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我省共有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我省为主完成的项目有8项、参与完成的有20项。在以我省为主完成的获奖项目中,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5项。

        据悉,与往年相比,今年在全国奖项总数减少的情况下,我省获奖情况相对仍较为平稳,而且今年我省所获奖项涉及的民生领域的科技成果占到六成,特别是浙江创新企业、创新团队的科研成果首度获得了重大突破。

        以浙江企业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历经10年艰苦攻关,在国家863计划、创新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由我省民营企业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完成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由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丁列明团队为主开发的“盐酸埃克替尼”药物,成为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1.1 类小分子靶向抗癌药,这是一种新型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福音。据统计,该产品近3年来共实现销售8.4 亿元,利税4.4亿元。

        我省创新团队首次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由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自八十年代开始,围绕我国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的重大理论和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 计划、863 计划、“十一五”支撑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共191 项科研项目,引领该领域临床转化研究和推广应用,最终实现了终末期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让无数终末期肝病患者看到生的希望。这是团队的殊荣,正是在协同创新与集成攻关下,创新团队历经近30年的研究突破,才让终末期肝病诊治研究水平得以提高、降低了重症肝病患者的死亡率。

        如果说贝达药业与浙大团队的获奖成果,让人们减少了对生老病死的恐慌,那么,由省农科院、嘉兴农科院(所)等单位完成的“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南方特色干果良品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不仅推动我省农林业经济效用,也让老百姓乐享“舌尖上的滋味”。例如,省农科院等的获奖成果针对我国南方粳稻育种中存在的核心种质匮乏,高产、优质、抗逆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创制了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不仅在南方晚粳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保障了粮食安全,还让晚粳稻的口感更为醇香。

        此外,在我省参与完成的20个项目中,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上一页   下一页>>    
 
主办单位: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邮编:310006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1101、1102室 邮箱:smylhh@126.com
传真:0571-85069995 电话:0571-85062226 策划制作 合众软件
编号: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