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新昌9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潘杰) 每日曝光、每周通报、每月排名、每季约谈——新昌县给90条垃圾河、207条村级河道找了“河长”后,采取了最严格考核问责制。
据介绍,今年该县已问责24人,2名治水不力干部进行了调整,实施行政处罚16起。
除了匹配相应的“河长”,新昌还明确了“河长-河段长-村级河段长-保洁员”等四级责任人机制;全面签订“护水责任状”,沿河镇、村、企保证不对所在河道倾倒和排放污染物;创新河道治理的长效保洁机制,沙溪镇沙溪江采取“公路养路模式河道保洁”,镜岭镇镜岭江成立“村嫂护河队”。
农村治污方面,新昌实行百企联村制度,每个治污村都与1个部门和1家企业结对。
同时,新昌以每年损失近2亿元税收的代价关停搬迁重化工企业和项目。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调整污染较重的产业,医药化工比重从2005年的60%下降到现在的20%,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源头把控之外,新昌还把治水列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河长排名与工作作风挂钩。
在8月底启动的河道治理“一月一考评”工作中,县级局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考评小组将辖区内所有河道抽取一定比例进行考评排名,由纪委对连续2次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负责人进行约谈并问责。
在乡镇层面,则以镇村自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成立联合督查组,以随手拍、微信投诉等多种方式深入各村明察暗访和曝光问题,对考核中排名靠后的村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治水推进不力的干部启动问责机制。
新昌县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周纪福说:“督查曝光机制的实施,促进乡镇、村对河道治理变被动为主动。”
目前,新昌已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清理河道442公里,清理垃圾4.5万多吨。同时腾空109家畜禽养殖场,依法关停34家制(洗)砂场。不久前,新昌还实现从省重点污染县到国家级生态县的强势“逆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