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50年一遇洪水,全市受淹严重
丽水干群合力转移群众
昨夜(8月19日)暴雨,今天上午,丽水市区多处低洼地带已是汪洋一片。莲都区联城街道武村通往外界的乡道被大水所淹,千余名群众被困,面临停水停电缺食物的困境。记者8时赶到现场时,离武村还有两里路,道路被洪水淹没,人员无法进出。远远望去,整个村庄被浸泡在黄色的“海洋”里,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杂物。
“大概还有1100人被困,而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联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建勇着急地说,武村地势低洼,突然聚集的洪水无法排泄,现在村里最深积水已达3米。据悉,今天凌晨4时,负责监测的联城街道干部告急,莲都区政府紧急调运大量的矿泉水、饼干、蜡烛、手电筒等救援物资,同时,街道组织干部购置食品,区人武部还派出了4艘冲锋舟参加救援。
“我们首先要把住在危房里的群众先转移出来,同时把生活必需品及时运送过去,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和生活。”赵建勇和莲都区人武部部长潘新雄指挥着300多位民兵和干部投入施救。
上午9时,陆续有受灾群众被转移出来。岸边,一位小伙子着急地告诉记者,他家就在武村,昨晚去市区给朋友过生日,谁知今早就回不去了。通过电话,他得知水已经漫到他家2楼,家人都撤到了4楼。家里已断电、断水。小伙子看到救援队伍陆续进村,连忙打电话安抚家人。
“在村子西面,一幢二层危房已被水淹,一个老人正在屋顶上。”上午10时,村干部传来了信息。“马上派冲锋舟过去。”赵建勇发出了指令,半小时后,老人被成功解救。老人在村干部的搀扶下哆嗦着走下冲锋舟,惊魂未定。“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这把老骨头就不行了。”
12时30分,记者搭乘一艘发放救灾物资的冲锋舟进入武村。看到冲锋舟过来,群众纷纷从窗口探出身叫喊。有一幢临街的民房,水已漫到了3楼。4楼窗边,一中年男子用塑料绳吊着红色水桶放下来,“我们这边6人,隔壁有8人,请帮帮我们。”拉过水桶,我们赶紧把20包饼干和一箱矿泉水放到桶里。“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能挺住了。”中年男子拉着嗓子对我们挥手言谢。
截至18时,已经有400多位村民被安全转移。小雨还在下,天也开始暗下来,救援工作依旧继续。
莲都奋力排险堵上缺口
下午3时许,天上依然下着小雨。在瓯江丽水段的东侧,江水正从防洪堤下一处三四米宽的涵洞,汹涌地向丽水城区内倒灌。防洪堤后的一处轮滑场、道路都已被洪水淹没,新建的楼盘也岌岌可危。
“这个涵洞原本是江中心的古城岛村民进城的必经之路,这次瓯江水位暴涨,淹没了涵洞,洪水也通过涵洞进入了城区。”丽水市防汛办主任潘智慧告诉记者。这场洪水暴发以来,这里也成为丽水主城区防洪堤上的唯一一处缺口。原本洪峰过去后,瓯江的水位逐步下降,对丽水主城区的威胁也会逐步减小。但这处缺口却依然将奔涌的洪水引进城区。原来挡在涵洞前的两扇铁门,被洪水冲得不知去向。
为了堵住这处缺口,救援人员把推土机开到了防洪堤上,并从全市各区县调来了民兵协助抗洪。与此同时,附近的泵站正不停歇地将城区的洪水排出去,以最大限度降低洪水上涨的速度。
由于防洪堤上的路面只有四五米宽,空间有限,没法调集更多的重型机械设备,给排险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推土机将大石块抛进涵洞,但是很快石块就被吞没在浑浊的洪水中。“不行,得先用钢筋挡在缺口前面,这样石块和沙袋就不会被冲走了。”一位民兵战士说。可是从哪去找那么多结实的钢筋来?
好在防洪堤的不远处就是一处工地。民兵战士们立即涉水去运槽钢。槽钢太重,就把救生圈绑在上面,由七八名战士一起扛到涵洞边上。经过大约十几分钟的努力,几十位民兵终于将三根粗壮的槽钢顶在了涵洞前。随后,推土机立即启动,将石块推进了江中。此时,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丽水市防汛办又联系电力部门,调来电力抢险车为抢险现场照明。
截至晚上6时许,这处缺口终于被堵上,涌进城区的洪水也越来越少……
仙居农技人员田头救灾
今天上午,仙居县农业局农技人员联合下各镇农办组成技术援助组来到下各镇的强降雨受灾现场,指导群众开展农业方面的生产自救,对洪水淹没过的田地上的农作物及时进行补救措施,或者清洗扶正倒伏作物或补种、抢种经济作物,进行必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连日来的强降雨,对仙居县造成较大影响。下各镇地处仙居县东部,地势低洼,再加上此次强降雨过程,雨量大、降雨集中,镇东片区块下垟、下王沈、前泮3村部分田块被淹,受灾面积达1000多亩。在受灾作物中,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较大。“如果田间仍有积水,要及时进行清污排水,降低水位,恢复农作物生长。”每到一处,县农业局专家朱贵平耐心地指导农户。救援组还帮受灾农户联系了保险公司,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秀洲雨后涵洞应急排水
接连下了两天雨,今早7时,两道流瀑“哗哗哗”地从排水管中注入缓冲池,将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蚂桥铁路立交涵洞的积水实时排尽。
“去年‘菲特’台风的时候,洪水把整个涵洞都淹没了,水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排!”当了15年泵站管理员的张正荣说,“今年镇里把泵站的设施全部换成新的,还把缓冲池加高了半米多。”
在泵站内,只见3根崭新的水管竖立在10米深的水井之中。“水管末端分别有3个排污泵,排污泵会根据不同水位逐个开启,每个泵设计的排水量每小时180立方米。”该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张豪说。经过7分钟的排水,水井中的水位已经下降了两米多。在蚂桥铁路立交涵洞的入口处,立着块“雨天注意积水桥下严禁停车”的警示牌,随着路面逐渐向涵洞底部延伸,两块“水深50厘米禁止通行”、“水深20厘米车辆慢行”的警示牌依次出现。专业人士提醒说,车辆、行人在雨天进入涵洞之前,一定要减速缓行,留心、看清水深警示牌,切不可强行进入。
永嘉及时抢通损毁道路
连日来,温州永嘉各地遭受强降雨,导致多处山区公路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现象。今天早上7时30分,永嘉坦五线小若口村珠岸岭路段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山体滑坡。300多方泥石落在公路上,将整条公路完全阻断,整个山体滑坡泥石量达1500多方。
坦五线属于繁忙路线,泥石滑坡时,一辆公交车正好经过,由于及时避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公交车车头轻微损伤。上午9时2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公交车车头还留有淤泥,左后视镜被撞掉,玻璃破碎。大量滑坡的泥石在公路上堆积成两米高的“山坡”,完全中断了交通,来往的车辆只能排起长龙等候。
为确保安全,及时赶来的公路部门工作人员和交警随即封锁道路,疏散人群。为避免造成更大的交通堵塞,公路部门利用挖土机对现场淤泥进行清理,截至上午11时,公路上的土方清理完毕,该条道路恢复双向通行。
武义受困群众转危为安
早上7时许,因连续强降雨,武义江水漫进武义县壶山街道塘头村。没多久,全村全部进水,村会议室更是水漫到了膝盖处。
按计划,今天上午塘头村将召开党性体检和党性分析会。20多名街道、村党员干部参加会议。为准备会议,壶山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陈祝武一早就到塘头村。看着水不断上涨,陈祝武急了。他与村两委一起,火速下达通知,取消会议,赶紧救人。
塘头村地势较低,村里老房子住的多是老人。20多名党员干部接到指令,都往老房子里冲。陈祝武跑到了独居老人项还家的家中,这位64岁的老人正站在洪水里浑身发抖。水已经漫过老人的大腿,家又出不去,他只能站在一张小凳子上。陈祝武扶着项还家蹚过洪水,把他送到安全地带。在党员干部的迅速救援下,塘头村30多位受困群众都得到快速转移,转危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