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高温下的坚守”,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到环卫工:顶着烈日酷暑,一把扫帚,一顶草帽,他们在大街上来回忙碌。
烈日下,“城市的美容师”们靠什么防暑?环卫工人的高温补贴落实到位了吗?
【耗水量】
每小时一瓶水
昨天下午2点,正是一天中最热时分。当天,永康最高气温达到了36.6℃,这个温度是昨天金华地区的第一位。
在永康九铃华府商厦附近,环卫工老耿戴着草帽,已经工作了1个多小时———按照工作规定,环卫工中午12点45分开始上班。
老耿先拉着记者看了看她的“防暑装备”:挂在清洁车上,一条毛巾、四个大瓶的开水,还有一把伞。
“晴天不会用伞,下雨天才用。你看,上班才个把小时,两瓶水只剩一瓶了。”老耿说,从清晨四五点钟开始,一直到晚上7点钟,除去中间休息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她都在路上,其中中午时段“耗水量”最大。
多喝水,是老耿的防暑绝招,但也是每年盛夏上街时最愁的问题。因为住的地方离保洁路段有点远,她每次出门前,都得带上四大瓶水。
记者注意到,每次喝完水,老耿就会用力拧几圈瓶盖,还会把水瓶翻过来看看,确保没有漏水。“刚开始扫地的时候,有一次瓶盖没拧紧,水漏光了,舍不得花钱买,又不好意思向附近店家开口讨水,只能渴着难受。”
那次之后,老耿注意到,自己负责保洁的路段上,开了几家饮用水店,慢慢熟悉起来之后,老耿就经常到水店里讨水喝,饮水机制冷后的水,她每次都接个小半瓶,“不好意思接满啊。”
【补贴费】
高温补贴每天只有一元
高温来临,环卫工人们最关心的自然是高温补贴。
“天气热了,但是我们的开支不敢增加,为啥?因为工资没多起来。”老耿一脸无奈地说,“我们的补贴每个月只有30元,平均下来每天只有一元。在这里干了七八年,年年都是这样发的。”
记者向老耿的工友以及相关部门了解后证实:永康环卫工人的高温补贴,确实是每月30元,发放时间为每年的7、8、9、10四个月。
聊到高温补贴,老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每天一元钱,现在售价最便宜的矿泉水也要1.5元一瓶。”老耿略带羡慕地说,同样是扫地,永康城区五金城一带的环卫工人高温补贴每月200元,工资也比他们高出几百元,“那边不属于环卫处管理。”
记者了解到,“每月200元”是浙江省在2010年划定的企业最高高温补贴标准。2010年,浙江省三部门曾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这份指导性文件规定:企业在职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的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开支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和周边地区相比,永康环卫工人的补贴标准也明显偏低。早在两年前,金华市区环卫工人的高温补贴都按每月160元的标准打入工资卡中,并准时发放。
【送清凉】
安排体检,建爱心休息点
至于为什么每月只有30元的高温补贴,永康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的回复是,环卫处是全额拨款单位,财政拨款平摊到每个环卫工人身上本来就不多,“和周边地区相比,永康的环卫工人工资确实偏低,导致员工外流现象严重。”
老耿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发到手的工资收入是1200多元,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每个月也就只能存下七八百元钱。
记者了解到,在永康,环卫工人基本由安徽、河南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充任,本地人从事这一行业的极少。
眼下,相关部门已着手增加对环卫工人的关心力度。每年,永康市环卫处都会安排给环卫工人送饮料、送药品,近期又在计划给全体环卫工人安排一次体检。
社会上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也开始多了起来,像永康市志愿者协会为他们开设了39个“爱心休息点”。
去年起,志愿者们向商家、单位发出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去年总共设了26个“爱心休息点”,今年截至目前又新增了13个。
这些休息点里都开设空调,并提供茶水,当地志愿者协会经实地考察后,会在其门口贴上“爱心休息点”标识。
去年的休息点,只为环卫工人和市民们提供白开水,而今年新增的点都提供了专门烧煮的凉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