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 商贸资讯
 
2012年全省网络零售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14:15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
 
      网络零售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按照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要求,加快网络零售等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2年全省网络零售发展情况及趋势

  (一)网络零售快速增长趋势明显。2012年,据初步测算,全省实现网络零售2027.4亿元,同比增长89.53%,占全国的网络零售额的16.22%,比2011年的12.99%提高了3.2个百分点;全省居民实现网上消费1305.5亿元,同比增长59.15%,占全国10.45%,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从2007年开始,我省网络零售以年均90%的增幅迅猛发展,目前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已成为我省经济重要增长极。

  (二)各市网络零售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从区域分布来看,各地网络零售发展很不均衡(见表1),杭州市销售额902.9亿元,占全省44.5%,居全省首位;排在第二、第三的是金华(299.4)、嘉兴(261.5),前三个地市合计占全省总量的72.2%,比2011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排在后3位为丽水(23.7)、衢州(12.3)和舟山(4.7),三市销售额合计仅占全省2.0%,比2011年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地区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表1:全省各市2011、2012年网络零售额(亿元)

  (三)居民网上购物额与当地消费规模密切相关。与企业网上销售发展情况相比,各地网络购物差距明显缩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杭州(383.8)、宁波(206.9)和温州(186.2),排序与各地消费市场规模排序相同,其他各市也与当地消费市场规模排序基本吻合。2012年,全省网络消费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率达到9.67%,比2011年6.84%提高了2.8个百分点;除杭州市较高(12.79%)和衢州市偏低(5.81%)外,其他各地基本在9%上下(见表2),大多比上一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可见,网络消费已成为我省居民的重要消费途径,与各地消费市场高度关联。即便本地网络零售不发达,居民照样可以足不出户到外地企业购买。

  表2:全省2011、2012年居民网络消费情况表(亿元)

  (四)网络零售的“马太效应”日益显现。传统商业背景下,一个地区的企业零售额与居民消费额基本相同;而网络零售突破商圈限制,把市场辐射到全国范围,网络零售发展越好,来自本地区以外的消费就越多,便会产生网络零售净流入(区域内企业销售高于居民消费),反之便会产生网络零售净流出(区域内企业销售少于于居民消费)。2012年,我省网络消费净流入721.9亿元,相当于湖州市全年的居民消费,比2011年又增加了472.5亿元。从省内各地情况来看,2011年净流入最多的杭州、金华、嘉兴三个市,2012年的净流入继续大幅度增加;而2011年净流出较多的宁波、绍兴、舟山等地,2012年净流出规模继续扩大。可见,网络零售具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表3:全省2012年度网络销售和购买差变化情况表(亿元)

  二、对我省加快发展网络零售的几点思考

  作为电子商务大省,浙江网络零售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其最直接成效就是从省外净流入721.9亿元的消费,并呈快速增加的趋势,由此所产生的就业、采购和税收均在浙江省内。可见,大力发展网络零售可以使浙江在保持本地消费市场正常增长的同时,还能额外的增加一个湖州、温州甚至杭州的消费市场。

  然而省内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从杭州、金华、嘉兴和温州等几个网络零售净流入的地市情况看,除杭州市拥有淘宝等大型平台的客观原因外,各地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些地方在管理体制、产业政策、产业基地和配套服务都比较健全。管理体制方面,杭州、金华和温州都明确由商贸部门牵头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并落实了财政等政策支持;产业基地方面,杭州、金华、温州和嘉兴均建有多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配套服务方面,这几个地市都培育发展了一批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为当地企业开展网络零售提供专业化服务。我省首批13家省级电子商务服务示范企业,这4个地市就占了10家;阿里巴巴评定的2012年度十佳网商服务商中,有7家在杭州。此外,各地能较好的结合产业特色,选择网上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尽管近年来网络零售快速发展,但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还很低,发展空间巨大。我省应把握先发优势,加快发展速度,全面提高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各地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快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切实理顺电子商务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防止政出多门;要认真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12]24号),制定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电子商务产业政策,通过财政、税收、用地等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换进。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目前,传统企业开展网络零售业务时,在经营思路、专业人才等方面比较欠缺,而专业化的电商服务企业能够弥补传统企业的不足,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各地要把培育电商服务企业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并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是有序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能够集中电子商务企业及物流、仓储、技术、售后、代运营等配套服务,有效整合资源,降低商务成本,增强配套服务便利化。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以县(市、区)为单位,建设2-3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形成电子商务产业平台。

  四是充分发挥当地产业特色优势。我省拥有大量日用消费品和特色农产品,这些都十分适合网络零售。各地要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发挥货源优势,扩大销售规模。尤其是衢州、舟山和丽水等地区,要把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作为重点,采取措施予以推进,争取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浙江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

 
<<上一页   下一页>>    
 
主办单位: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邮编:310006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1101、1102室 邮箱:smylhh@126.com
传真:0571-85069995 电话:0571-85062226 策划制作 合众软件
编号: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