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 商贸资讯
 
咬定转型升级不放松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8日 09:34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一)

  半年多来的浙江经济,在困难中前行。面对困难,更要坚定信心。

  把事物放在大背景下考量,或许会看得更加真切。眼下,世界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外需回落幅度在加大,出口形势日益严峻。

  视线再转向身边,我省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诸多问题,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中小企业“低、小、散”局面亟待扭转,实体经济亟待走出困境,资源能源瓶颈亟待突破,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亟待破解。

  事物还有另一面。困难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亮点。浙江经济发展正在由量向质转,由里向外美。

  单看GDP,二季度同比增长8%,比一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非常不易。凭藉“浙商回归”工程,密切与央企合作,加大工业有效投入,更加注重实体经济,稳增长步履坚实。

  再从转型升级视角切入,经济发展质变亮点越来越多,这也恰好与增长速度相匹配:科技贡献力在增大,新兴产业培育比例在增加,传统产业逐步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拉长产业链的路子,现代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转型中,我们慢慢地积蓄了经验,掌握了规律,收获了发展。

  在“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中,越是物质建设遇到困难,越要追求精神富有,用精神克服困难。面临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信心。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增强信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对此,全社会都应抱有充分信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浙江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如何续写奇迹?拉直问号,答案是:咬定转型升级不放松!

  (二)

  既具紧迫性,又有长期性。就这样,转型升级急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越是有困难,越要稳增长,越是求发展,越要转型升级。

  经济下行时,一些企业逆势上扬,就是因为转得好、转得快;一些企业举步维艰,就是因为重复老路,裹足不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困难“倒逼”之下,转型是根本之策,是唯一出路。危中有“机”,抓住机遇,就会柳暗花明。转型的过程,饱含脱胎换骨的阵痛、壮士断腕的决断、凤凰涅槃的悲壮。

  困难与危机,确实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不小难度,转型也变得更加不容易,但绝不能因此就放缓甚至放弃。在市场竞争面前,谁敢于亮剑,谁就会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如果只是怀旧式复制昔日做法,问题依然摆在那儿,关口始终无法绕过。转型越早越快,难度越低,代价越小。

  稳增长是当务之急,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转型是灵魂,是主题。如果通过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更平衡,结构更合理,环境更优美,人们更幸福,哪怕增长速度放缓点,这样的发展才有质量。只有转型升级,算大账、算远账,才能更好稳增长。

  转型升级,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保持浙江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转型,从长远看,困难会更多、代价会更大,科学发展无从谈起。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坚决防止经济工作偏离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真正让转型升级成为最大“公约数”。

  (三)

  济河焚舟,背水一战,转型升级是一次没有退路的出发。路,就在脚下。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是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做大做强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浙江有底气有信心。底气就是,我们具有明显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信心就是,我们有能力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中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这些领域问题在于附加值低、能耗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方向是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原则是能改造的尽力改造,该淘汰的坚决淘汰,可重组的加快重组。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握浙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契机,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着力点是:扩大总量,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优化结构,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完善布局,加快小城市建设,推进集聚发展;创新体制,包括融资、用地和税费政策以及财政分成体制。 

(四)

  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是首要,“四大建设”是关键,科技创新是核心。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着眼于转型升级,主要是七大举措: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四大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事关浙江未来发展和全国大局,是浙江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新空间、新行动。开拓资源新领域,构建开放新平台,提升商贸新水平,激活资本新活力,我们的先行先试将打开发展新天地,再创发展新优势。

  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四大建设”是关键载体。大产业重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平台重在实现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大企业重在追求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大项目重在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四大建设”,我们有了“桥”和“船”,就能到达转型升级的“彼岸”。

  科技创新,预示着强劲支撑与巨大贡献。一个地区不断创新,更能抗拒风险,更能实现增长。有了自主创新,就能在竞争中抢占高地、制胜未来。没有创新,如水中月、镜中花,转型升级终虚化。从经济大省迈向经济强省,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也昭示着无限可能。浙江是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如能把机遇牢牢攥在手里,转型升级就会是一次华丽转身。

  (五)

  转型升级,企业是主战场。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型的主体。如果说转型升级是一场攻坚战,那么,企业就是主要阵地,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强大武器。有了企业的群体“升级版”,转型就会水到渠成。

  转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当前,一些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成本上升是首要因素;占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处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正等待援手。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犹为珍贵: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的新气象;强化服务和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转型,归根到底,主要由市场去完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职能部门也应同步转型,减少干预,做市场经济的真正维护者,这才是长久之计。

  立心于科学发展,日月可鉴;受命于转型升级,山水共证。

  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出给我们的一个时代命题。这是一道必答题。填好每一个空格,离不开智慧、魄力与担当。精彩的答卷,正期待我们跃见楮墨。

 
<<上一页   下一页>>    
 
主办单位: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邮编:310006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1101、1102室 邮箱:smylhh@126.com
传真:0571-85069995 电话:0571-85062226 策划制作 合众软件
编号: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