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 商贸资讯
 
刚刚从汉诺威工博会返回的浙商们感受良多——“浙江制造”引力依旧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14:38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不久前,在大洋彼岸德国举行的2012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落下帷幕。在欧美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需求萎缩,特别是严重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的欧洲需求骤然减少的大背景下,有着“全球工业趋势晴雨表”之称的本次工博会备受多方关注。

  外需疲软,与其在国内坐等采购商上门,不少灵活的浙江企业选择了深入市场内部:走出国门直接参展。那么,外部经济体对浙江制造的真实需求究竟怎么样?对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形势能否快速好转?记者走访几位参展浙商,从他们的口中一探外需冷暖。

“智造”产品不愁卖

  走进位于汉诺威6号馆的中国中心展区,一个别出心裁的展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一辆非接触式供电自动导引车沿着轨道缓缓驶来,车上运载着一块不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当自动导引车经过机器人时,机器人将电池板取下,并传递给下一道工序。

  导引车上装载的这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稳定转换效率能够超过11%,这正是正泰集团今年在汉诺威展示的主打产品。

  作为今年汉诺威工博会的合作伙伴国,中国组成了规模空前、由500多个企业参展的展团。而在中国中心展区,共有全国13家顶尖企业布展,集中展示智能微网技术、机器人灵巧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产品和技术。正泰集团是浙江省唯一入选这支“国家队”的企业。

  “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等这些阳光充足的地方,我们的光伏太阳能产品需求很旺!”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参会后发现。他也并不讳言,能够产生这种旺盛的需求,最大的功臣是“压低价格”。

  “我们现在是全世界首家能够覆盖光伏系统全产业链、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企业。通过多种技术的叠加,今年成本大大削减。价格能比去年下降60%左右也能承受,哪怕欧洲国家的补贴政策没了,消费者也完全能接受我们的价格!”南存辉告诉记者。

“综合优势”博销路

  在工业自动化、能源、移动技术等8个主题展区,500余家中国企业如星火燎原般地穿梭其间,这当中也不乏浙商活跃的身影。

  这几天,从德国回来不久的乐清赫兹沃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华,一直忙着整理从展会带来的资料。作为一个主营低压电器的外贸公司,赫兹沃参展汉诺威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去年以来,外贸形势持续下滑,何志华的心里也七上八下,参加完展会,他说自己总算是定了定心:“形势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他向我们介绍说,尽管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订单成交,但来询价的外商却一点不少:“我跟去年一样带了120多张名片,没想到两天不到就全发完了!”

  不过,何志华也坦言,自己参展的目的不是把产品卖到德国,而是希望通过这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与全球客户建立联系,同时了解一下行业的最新趋势。“这次接触了不少东欧的客户,希望能把客源稳定在这个地区,至少利润要比现在东南亚的生意好得多。”

  同样是为了探市场、找差距,另一家参展企业温州天逸电器负责人郑玉和却显得乐观不少:“欧洲市场总体需求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国制造依然有优势。”

  与郑玉和一样,宁波大洋壳体总经理王志胜也在展会上发现,印度、越南等国在产品质量上拼不过中国,在人们捂紧口袋,谨慎消费的时候,具有质量、价格等综合优势的“浙江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汉诺威是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从今年绿色智能的主题来看,如今传统出口产品的需求显然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出口要保持增长,就只有通过自主创新的路径。”王志胜说。

背景

  智能·绿色·生活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素有“工业界奥林匹克”之称,各大场馆内,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机械、抽象的技术解决方案展示体现出本届工博会“绿色·智能”的主题,更加贴近生活的“小玩意”则吸引了不少普通参观者驻足观看。

  智能

  展会上,瑞士电力解决方案提供商ABB公司展示了智能电网全价值链的技术和应用。例如,有光照时,公司太阳能发电可为办公楼提供电力,停车场的电动汽车也可及时充电,多余的电能则可存入大型蓄电池,供晚间使用。当然,储能方法不止一种,根据现有条件,抽水蓄能、用电能生产氢气、沼气等均是可选方案。

  风能发电领域,针对高大的风车常遭雷击的问题,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推出雷电监测系统LM-S,以降低风力设施的维护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方便易用的电动汽车充电柱、火山岩装置的噪音清除设备、由语音遥控的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制成的清洁水循环设备、电磁高效的无摩擦无功耗动力发动机……展厅内无处不让人体验到智能科技将给人们未来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

  绿色

  今年汉诺威工博会还重点突出了“绿色科技”这一主题,参展商展示了相关的设计、工艺、设备和解决方案。

  一般来讲,利用纯谷物生产沼气较为容易,而秸秆转化成沼气则较困难,需要在发酵池中降解80天。德国弗劳恩霍夫陶瓷技术和系统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出秸秆生产沼气技术,不仅可用100%秸秆生产沼气,整个发酵过程还可缩短至约30天。

  在这个各国参展商竞相展示新技术的舞台上,也有来自中国的一抹“绿色”。

  中国参展商此次除了展示面向未来的能源生产、供应及智能化制造工艺外,还重点展示了新能源汽车。作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的国家,中国对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十分可观。中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展望,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生产国。

  本届汉诺威工博会提供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经处于节能灯、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发电组的世界顶级生产供应链的优势地位,中国的环保、节能产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继续增长。

  热闹

  智能、绿色的高新技术虽然实用,却让人感觉有些遥远。相比之下,博览会上展示的一些绿色小发明更加贴近生活,也更让人觉得“热闹”。

  奥地利太阳能背包生产商SunnyBAG带来了多种款式的太阳能包。包上的两片深蓝色材料吸收太阳能后,可通过一根导线将电力传至一个巴掌大的电池盒,背包主人只需用一根USB接口的导线就能给自己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充电了。当然,这种背包价格不菲,售价为两三百欧元。

  弗劳恩霍夫界面技术和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真空节水马桶甚为实用。传统马桶通常每次冲水要耗费2升至8升水,而这种马桶每次只需0.5升至1升水,而且排水系统的维护成本更低廉。

观点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中国曾有过辉煌历史,也遭受过苦难,现在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中国崛起的结果很可能不是中国越来越像西方,而是世界越来越像中国。

  新松公司:中国展出的智能以及自动化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的技术相比并不突出。另外,中国展商在展台布置、展品和理念上也需要继续学习。比如中国参展商习惯静态的展示,在设置展台时缺乏与客户进行交流的考虑。

  依必安派特首席执行官汉斯-约亨·拜尔克: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的大量高科技机械证明,德国与今年博览会合作伙伴国中国之间的工业竞争正在不断加剧。而另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中国和德国企业不仅在竞争谁能生产出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也在竞争谁能吸引最优秀的雇员。

  斯德哥尔摩大学华人经济学教授房晓辉: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制造”是丝绸、陶瓷、茶叶等“中国特色产品”的同义词。后来,世界接受并习惯了“中国制造”,将它看作“廉价商品”的同义词。“如今‘中国制造’有了新内涵。”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卸林: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廉价的工业品,再到高新技术产品,外国人眼中“中国标志”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转型。这反映了中国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从低附加值的“制造”向“智造”转变是必然趋势。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中国智造”要想融入国际市场,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创新环境。这个环境不是单靠一个措施或一个政策就可以建立的。要从整体上完善创新体制,把有利于创新的做法制度化。

  复星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商业事业部总经理钱建农:2012年将是创新之年。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将更多的“中国智造”推广到全球,将是中国企业未来成长的路径。

 
<<上一页   下一页>>    
 
主办单位: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 邮编:310006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511号元通大厦1101、1102室 邮箱:smylhh@126.com
传真:0571-85069995 电话:0571-85062226 策划制作 合众软件
编号: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