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最大的开销是什么?相信大多数求职者会回答:房租。 30岁的安徽人舒平在宁波工作已5年多了,现在,他和家人住在一套96平方米的房子里。
舒平在鄞州区的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上班,他现在的职务是制造部门总调度。这些年,他住的房子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却从来没有花过一分钱。
舒平说,之所以能享受免费住房,得益于公司的一项激励措施:在不同的岗位上,能免费享受不一样的住房标准。
如果他奋斗到经理级别,就能买到企业提供的人才公寓,价格至少要比市场同类房源便宜三成以上。
用住房政策留人心,今年春节后,欣达公司的1100多名老员工不仅如期返岗,还带来了100多位新员工。
5年晋升路
居住面积从20平米提高到96平米
2006年12月,舒平从广东跳槽到宁波,高中学历的他应聘的是现场质量管理员,月薪1500元。
舒平说,刚进企业,他就觉得自己住的还不错,两人一间,20平方米,房子里有有线电视和空调。
舒平说,这种宿舍只要是在欣达工作的外地员工,都能申请到,而企业的目的就是留住人才。此外,企业还有更进一步的激励措施:不同的岗位,能免费享受不一样的住房标准。
刚进企业时,舒平只是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半年后,质量部经理告诉他,企业很缺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舒平可以努力下。从此,舒平有了人生规划,他自学这方面知识,经常参加企业内部培训。
2008年初,由于表现出色,他当上了质量技术员。同时,也从20平米的小宿舍搬出,搬进了一间60平米的单身公寓。
舒平对小公寓记忆犹新,“那是一室一厅的小套间,一厨一卫,房子里样样有,基本是拎包入住。”
舒平奋斗的脚步没有停止。2010年初,他自考取得了大专学历,还拿到了项目管理培训和5S管理方面的证书,他又被提拔成装配车间主任。
这一年,舒平的月收入超过了4000元,妻子和弟弟也来到了欣达工作,根据公司规定,他又可以搬家了,一家人住进了96平方米的公寓。
两室一厅的公寓家电齐全,舒平说,这样一套房子在公司边上每月租金大概要1400元,而自己却不用花一分钱。
现在的舒平已经被任命为制造部门总调度(相当于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他说,如果自己还能进步,就能够申请购买公司人才公寓了,价格比市场价便宜很多。
推出人才公寓
价格比同类地段便宜三成以上
在欣达,舒平的故事不是个例。
“公司目前80%左右的中层负责人都是从一线员工中选拔出来的,”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萍说,他们都享受到了相应的住房待遇。
王萍透露,企业推出三步走的住房奖励,起初主要是解决员工租房问题。2010年开始,鄞州区推出了人才公寓,企业赶紧申购了几套,专门用于奖励成为厂长、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员工,现在已经有十几人购买了。
据介绍,企业申购的人才公寓,在市场上同一地段房子每平方米在1.2万以上,可员工们购买,每平方米只要8000多元。
王萍说,企业要真正留下员工,就要让员工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只要好好干就会有奔头,而企业推出与岗位相配套的住房奖励政策,就是企业想要让员工感觉工作“很有奔头”。
记者了解到,欣达公司共向鄞州区政府申购了40多套人才公寓。
“住房奖励政策很好的留住了人心,”王萍说,现在,企业工龄在5年以上的老员工占所有员工比例4成以上。今年春节后,欣达的1100多名老员工都如期返岗,还带来了100多位新员工。
其实,在宁波,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解决员工住房问题来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如吉利汽车,自己建房子,然后按照成本价卖给员工;宁波北仑的宁波钢铁、海天集团和申洲公司三家企业获准自建廉租房,以低价提供给员工。而浙江捷能汽车零部件公司规定,职工购买商品房,贷款由公司提供担保。记者了解到,这些采取了住房政策的企业员工队伍无一例外都很稳定。
|